玩具廠商自救 香港展會助力
日期:2009-01-05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陰影之下,內地、香港兩地的玩具廠商面臨巨大的需求危機,正在各自尋求解決路徑。
期待運輸成本下降
“雖然圣誕節的銷售行情還沒有總結出來,但今年來自歐美的訂單下滑將是不爭的事實。”4日下午,香港一家教育玩具廠商的銷售發展經理希爾曼(Hillman)一邊準備今天開始的第35屆香港玩具展,一邊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盡管金融海嘯對全球實體經濟的影響正在擴散,但希爾曼所在的公司去年似乎還沒有深切感受。這家公司已有20多年生產兒童教學玩具的歷史,而且和大部分內地廠商不同,該公司擁有這些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他表示,去年大部分訂單在上半年就已經確定,而金融危機的爆發主要是在下半年,當時海外訂單基本沒有取消,因此2008年的業績仍與2007年持平。
對希爾曼來說,今年的行情可能要到3、4月的訂貨期才能知道。
“主要問題其實不在于市場,而是成本壓力。”希爾曼說,“實際上,去年東歐市場的銷售還出現了突破性的增長,而且塑膠等一些原材料價格也出現了下跌,但我們的成本卻居高不下。”
他解釋說,和大多數工廠設在東莞的港商一樣,剛性的最低工資標準所帶來的勞動力成本壓力,是無法回避的現實。而內地的勞工保護和環保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此外,在粵港商所需的大部分塑膠需要從海路運抵廣州,然而高昂的交通費用似乎還沒有下降的趨勢;相反,受市場萎縮的影響,他們需要考慮將產品價格下調約5%,以期保住出口市場。
“要是國際航運費用和內地的交通費用能有一定的下降幅度,那么這樣在3、4月份訂單敲定時,我們就能從這些成本的下降中獲得降價空間。”希爾曼說。
內銷:主要困難是渠道
來自福建的玩具商人富仲興的心情則更差。其企業是美國迪斯尼的代工廠商,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沖擊之下,正在失去大量訂單。富仲興對本報記者表示,正在考慮在國內開辟新的市場。
他們代工生產的兒童家具一度是美歐廠商的熱門產品。“和內銷不同,外商一般是數萬件地訂購,而內銷的規模要小得多,所以我過去喜歡做出口。”他說,但海外市場需求的急劇減小逼得他不得不轉向內貿。
“最壞的情況還沒有到,可能要今年七八月份圣誕節訂單結束后,才會知道市場究竟萎縮到了什么程度。”富仲興說。
“內貿的主要困難是渠道。”他說,“過去有人說三角債問題很嚴重,但至少目前來看,內銷的欠債問題并不嚴重。”
香港貿發局補貼買家參會
希爾曼和富仲興代表的是不同層次的玩具廠商,不過他們面臨同樣的問題,也正在進行同樣積極的自救。另一方面,對于這些玩具廠商,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也相應推出了一系列扶助措施。
富仲興表示,去年以來中央相關部門提高出口退稅率的政策,給他們緩解了不少壓力,不過人民幣升值壓力仍然困擾著他。
香港方面,特區政府去年以來多次出臺措施,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貸款。此外,香港貿發局還專門撥款1.2億港元用于促進展會貿易。
今天在香港會展中心揭幕的亞洲玩具展匯集了來自37個國家的2000家玩具生產商。在金融海嘯的陰霾之下,貿發局希望本屆玩具展能成為市場需求的風向標。為了吸引更多買家,貿發局準備將上述1.2億港元中的8000萬港元用來補貼買家參加展會。
“我們會通過提供機票和住宿優惠等種種方式來吸引買家。”貿發局展覽策劃及推廣總監葉永朝對記者說,“像這次玩具展,迄今已經有1000個海外買家享受到我們的補貼。”
全球買家大量匯集,許多國際玩具廠商也聚集香港。此次玩具展甚至吸引了以前從未參會的阿根廷、比利時、愛爾蘭及俄羅斯的廠商來參展。
買家有了,賣家也有了,不過對于國際玩具市場今年能否走出經濟衰退陰影,大部分生產廠家仍然沒底。“情況究竟有多差?恐怕還得看市場的信心。”希爾曼說。
聲明:本網轉載作品一般注明出處,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并非出于本網故意,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會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