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展會的平臺效應
日期:2009-03-11
展覽活動是經濟界定期集聚,檢閱行業發展狀況、研究行業發展方向的機會、場所和平臺,它通過商品、信息、資金、技術供需雙方面對面的交流,引導行業發展潮流,擴展行業發展空間,提供市場機會,促進要素流動,從而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因而展會被譽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我國的會展業日益蓬勃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高水準的品牌展會。如廣州的廣交會、深圳的高交會、上海工博會、北京科博會等,這些品牌展會成為國內外企業相互交流的平臺,也成為新技術、新產品發布的前沿,對拉動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縱觀歷年來所辦展會,可以發現許多特色展會都是依托一定的產業發展的,優勢產業是帶動會展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因為如果一個地區擁有具有發展潛力的優勢產業,會展業快速發展的機遇和切入點就多。業內人士指出,這種依托當地產業集群優勢,把專業展會辦在“家門口”的方式,已成為當前會展業的一種趨勢。而與此同時,一個成功的展會往往可以成為一個地方特色產業擴大影響的媒介,成為推薦地方特色產業的一張“名片”。如義烏小商品市場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自1995年起每年都舉辦小商品博覽會。2002年后升格為國際性博覽會后,使這座非中心城市名聲鵲起,成為當之無愧的全國小商品集散中心。 相關研究表明,我國目前已形成了5大會展經濟圈雛形,它們分別為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會展經濟帶、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會展經濟帶、以東三省老工業基地為基礎的東北會展經濟帶、隨著西部大開發深入形成的中西部會展經濟帶和京津會展經濟帶。以這5大會展經濟帶所具有的特色產業為依托,發展與之相適應的展會,將會放大展會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 以形成最早的珠江三角洲會展經濟帶為例,由于具有較強的區位優勢和開放優勢,這里一些新的中心城市,如深圳、東莞、順德等已形成我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高新技術產業群,鐘表、玩具、建材、家用電器、電子通訊、醫藥化工等高新技術產業非常發達,這些發達的產業為華南地區展覽市場提供了豐富的項目資源,使其適合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展會。同時,內容豐富、種類繁多的展會也為這些生產企業提供了展示平臺,帶來了豐富的客源,更促進特色產業的順暢運轉。 特色產業以品牌展會為平臺,品牌展會以特色產業為依托,它們之間已經互為載體、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發展與當地特色經濟相關的展覽展會,充分利用展會所產生的平臺效應,必將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本站)
聲明:本網轉載作品一般注明出處,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并非出于本網故意,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會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