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管理觀決定了如何進行管理活動,有了清晰的管理觀,才會有清晰的管理行為,也才會有合適的管理標準。管理觀包含:1、管理是一種分配;2、管理始終為經營服務;3、管理只對績效負責。以下為深圳時尚飾品加盟店為大家分享企業管理的三句要則
一,等邊分配法則
管理就是分配權力、責任和利益。但是,必須把權力、責任和利益等分,成為一個等邊三角形。在管理上出錯基本上都是沒有把這個三樣東西分成等邊三角形。很多管理者喜歡把權力、利益留下,把責任分出去;好一些的管理者把權力留下,把利益和責任一起分出去;也有管理者認為責任和權力以及利益都應該留在自己的手上,根本不作分配。這些管理觀點都是非常錯誤的。任何管理者都是在有限條件下的選擇。
二,經營大于管理
管理與經營是企業的兩個面,經營是選擇正確的事情做,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確。從這個意義上說經營為首,管理為輔,管理始終為經營服務,當一個企業在經營上選擇薄利多銷的時候,管理上就要選擇成本管理;在經營上選擇一分錢一分貨的時候,在管理上就要做品質和品牌管理;如果像聯邦速運一樣在經營上選擇“隔夜服務”,管理上就要進行流程管理;如果像戴爾一樣用“直接定制”的策略,管理上必須做到柔性化管理。第一、管理做什么,必須由經營來決定;第二、管理水平不能夠超越經營水平。目前的現狀普遍是企業老板的經營水平很高,企業的管理水平較差。
三,用績效說話
企業的績效包含著效益和效率,需要有好的效益的同時,又需要用最快的時間達成這個結果。只要是能夠產生績效的,就是有效的管理。企業的主要目標是達成良好的績效,管理的所有活動都是圍繞著這個,管理只對績效負責。一些現象說明了人們并不理解這句話。
    現象一:贊揚功勞,但是也容忍苦勞,甚至以苦勞為榮。人們只是關注自己對于企業的付出,但是不關心這樣的付出是否真的產生績效,很多人的衡量標準是他自己的付出,而不是付出的效果。企業里常常看到有苦勞的人得到肯定,只有功勞才會產生績效,苦勞不一定產生績效。
現象二:關心態度多過關心能力。關心態度還是關心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只有能力才會產生績效,態度必須轉化為能力才會產生績。但在現實管理中,考核態度的指標一定多過考核能力的指標,很多人管理習慣上喜歡態度好的人,喜歡加班的人,態度好能力平平的人得到重用的機會比能力很強但是態度一般的人要多得多。
現象三:德與才取舍中希望德才兼備,或先德后才。才干才產生績效,品德需要轉化為才干才會產生績效。我們在對于品德與才干這個問題的選擇上,需要非常清晰才行。在日常的管理中人們常常考量品德而忽略了才干。
    一個日漸發展的公司必然需要一些穩固能干的團隊,簡夢時尚飾品公司亦然如此,更多有益資訊請關注:www.simple-drea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