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用空調以超乎尋常的速度進入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空調清洗已成為大勢所趨,使用過二、三年未經清洗的家用空調帶來的危害也越來越多,各大報紙都在宣傳:《驚人警示:空調一開,萬只螨蟲撲面來》。下面是相關的報道。
摘錄:上海《新聞晚報》 2002 年 6 月 25 日報道
驚人警示:空調一開,萬只螨蟲撲面來
記者在街頭對市民進行了隨機采訪。大部份人對螨蟲和過敏性皮炎都還有些了解;但對空調能如此麻利地“養育”螨蟲卻鮮有人知,而能夠每隔一周就清洗一次空調吸塵網的市民幾乎沒有。
昨天是本市首屆皮膚病咨詢活動。現場趕來咨詢的 384 名皮膚病患者中,患過敏性皮炎的患者有相當一部分是螨蟲引起的。而本市瑞金、華山、長海、長征、市一、市六、新華、皮膚病防治醫院等十多家市級醫院皮膚科臨床調查中,因家庭空調“作惡”,被螨蟲叮咬引起的過敏性皮炎患者平均竟占五成左右。
許多患者自述:入夏后,天氣越來越熱,尤其梅雨季節到來,悶熱使人難受。于是在家第一次打開空調,誰知冷風吹過后,身上竟發出“赤豆樣紅腫”。隨之發癢,一抓“紅一片”。許多人誤以為患了血液性毛病,為此還引起恐慌。華山醫院皮膚科方麗主任醫師說,其實這就是遭到了螨蟲叮咬,咬后發出“赤豆樣紅腫”,往往還“咬一片、發一片”。
初次打開空調,會有一股夾雜著霉味、塵味的風“撲來”,這陣涼風里面就隱藏著大量的螨蟲。檢測表明,不潔空調吹送出來的螨蟲至少在萬只以上。許多家庭自買了空調,使用后卻從不清洗吸塵網。這樣,吸塵網上吸附著大量的灰塵、螨蟲、花粉、虱子和霉菌。當空調一開,這些病菌、病毒、霉菌和灰塵就被空調吹送出來,可引發較大規模的感染。
再有,不少人從外面回到家,習慣直接站在空調下“吹涼”,螨蟲就迎面“撲來”,直接附吸上人的身體叮咬,引起過敏性皮炎。在患過敏性皮炎的病人中,有許多是出租車司機。他們成天坐在狹小的車廂里,直接對著空調,而這些空調從來不清洗。醫生說,他們受螨蟲危害最大。出租車承包責任到人后,空調的保養、清洗就由司機自己負責。每年進入夏季或冬季,司機除了及時給空調加藥水,幾乎沒人給空調清洗。
這樣,當空調一打開,成千上萬的螨蟲就迎面“撲來”。首先受害的就是駕駛員,其次就是乘客。一家出租車公司有關人士說,只要車上的空調本身不出現故障,還能吹風,司機大都不會有清洗空調的意識。而一般來說,車上的空調至少能保證汽車行駛 9-12 萬公里。換算成行駛時間,就是整整一年。記者隨即在馬路上采訪了一些出租車司機。竟無一人知道空調不清洗會帶來螨蟲的困擾。
在辦公樓集中之地,患過敏性皮炎的“白領”占了很大比例。而這與辦公樓內的中央空調有很大關系。辦公場所人員眾多,有些辦公樓的通風條件也不好,給螨蟲等病菌提供了易于生存的環境。許多白領整天都呆在辦公室內,連午飯、午休也“足不出樓”,自然就容易受到螨蟲的侵害。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張勝年教授指出,現在普遍使用的中央空調器只是空氣溫度的調節器,而對空氣的濕度、氧氣含量、病菌存在等指標的改善無能為力。這一情況僅僅依靠過濾凈化、負離子發生等措施是難以改變的。
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方麗教授介紹,如今本市正值梅雨季節,天氣悶熱、濕度達到 80-90% ,這也正是“養育”螨蟲的最佳“溫床”。無論是家庭小功率的空調,還是出租車、公交車空調,或是辦公大樓的中央空調,都成了螨蟲子躲藏的“福地”。為尋求涼快而打開空調的市民,與螨蟲便有了進一步的“親密接觸”。當皮膚出現像被蚊蟲咬的紅疙瘩,癢得很,這就是螨蟲在作怪。
上海醫科大學醫學螨類研究所溫延桓教授告誡市民:別小看這些體長不到 1 毫米的螨蟲,若稍大意,螨蟲便會乘虛而入。對新生兒和兒童,螨蟲所帶來的病痛和不適,甚至可能伴隨終身。家庭除螨蟲,需及時清洗家庭空調,減少螨蟲對身體的侵襲。第二年重新使用時,一定要進行衛生處理。
空調清洗收益分析
該項目投資小,風險低,收益高,回報快。
如果每個雙綠色空調清洗中心聘 3 名工人(工資每人每月為 600 元,即每人日工資為 20 元 / 天),聘 3 名業務員,每名業務員每天承接 10-20 臺,按每個業務員承接 15 臺計算;每臺收費 50-200 元,按最低價每臺 50 元計算(經濟發達地區的收費還不止),業務員每臺提成 3 元,工人工資 2 元,清洗每臺成本計算:
1. 產品費: 1-5 元,按 4 元計算。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