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不僅對寶寶身體不好,也讓父母擔心、讓父母疲憊不堪,如能了解寶寶哭鬧原因,就能找到更好解決方法,下面可兒兒科專家葉教授為寶媽們分析分析: 首先要考慮是不是生病,如感冒、腸道疾病、長牙期的疼痛。寶寶感冒一般會伴隨發熱,應對癥處理,盡快縮短病程,減輕癥狀,以免引起高熱驚厥。腸道疾病一般伴隨腹部有脹氣、拒按的情況。寶寶從5個月開始長牙,如果有明顯的口水引起的紅疹、牙齦腫大、觸痛及輕微發燒等,就要考慮是否有長牙疼痛困擾著寶寶。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緩解寶寶的不適。待寶寶牙齒長出后,睡眠會自然好轉。其次是外部環境的變化或睡前太興奮。如夜間溫度變化、空氣中的氣味刺激、噪音、父母情緒變化、突然的母子分離、過分的活動等。室內溫度太高或太低,會導致寶寶出現哭吵。空氣中香煙味、痱子粉、驅蚊花露水、油漆等氣味可能使寶寶的呼吸道發生過敏、阻塞,因而發生哭吵。如果是與寶寶接觸最親密的人,尤其是媽媽,情緒不穩定,比如生氣、沮喪、失眠、緊張和焦慮等,往往也容易“傳染”給寶寶,由于媽媽或看護人的突然離別、更換,造成寶寶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情緒,就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半夜啼哭,且在白天很黏人。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抑制功能較弱。所以如果白天受到過強的刺激或晚上睡前有過過于激烈的活動,都會使寶寶在睡眠時大腦仍處于興奮狀態,因而引發在睡眠中的突然哭鬧,似做噩夢一般。所以,注意在睡前不要讓寶寶讓活動過多,使大腦興奮性過高,以保證寶寶有一個好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