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X射線輻射? X射線是波長介于紫外線和γ射線 間的電磁輻射。X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輻射,其波長約為(20~0.06)×10-8厘米之間。由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于1895年發現,故又稱倫琴射線。倫琴射線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領,能透過許多對可見光不透明的物質,如墨紙、木料等。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射線可以使很多固體材料發生可見的熒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氣電離等效應,波長越短的X射線能量越大,叫做硬X射線,波長長的X射線能量較低,稱為軟X射線。波長小于0.1埃的稱超硬X射線,在0.1~1埃范圍內的稱硬X射線,1~10埃范圍內的稱軟X射線。 二、X射線特征 頻率值高——波長非常短,頻率很高,其波長約為(20~0.06)×10-8厘米之間 輻射同步——X射線譜由連續譜和標識譜兩部分組成 ,標識譜重疊在連續譜背景上,連續譜是由于高速電子受靶極阻擋而產生的 軔致輻射,其短波極限λ 0 由加速電壓V決定:λ 0 = hc /( ev ) h為普朗克常數, e 為電子電量, c 為真空中的光速。標識譜是由一系列線狀譜組成,它們是因靶元素內層電子的躍遷而產生,每種元素各有一套特定的標識譜,反映了原子殼層結構。同步輻射源可產生高強度的連續譜X射線,現已成為重要的X射線源。 穿透力強——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領,能透過許多對可見光不透明的物質,如墨紙、木料等。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射線可以使很多固體材料發生可見的熒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氣電離等效應,波長越短的X射線能量越大,叫做硬X射線,波長長的X射線能量較低,稱為軟X射線。當在真空中,高速運動的電子轟擊金屬靶時,靶就放出X射線,這就是X射線管的結構原理。 三、X射線的生物效應 X射線照射到生物機體時,可使生物細胞受到抑制、破壞甚至壞死,致使機體發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的改變。不同的生物細胞,對X射線有不同的敏感度,可用于治療人體的某些疾病,特別是腫瘤的治療。在利用X射線的同時,人們發現了導致病人脫發、皮膚燒傷、工作人員視力障礙,白血病等射線傷害的問題,在應用X射線的同時,也應注意其對正常機體的傷害,注意采取防護措施。 四、X射線的應用 醫療領域——X射線診斷、X射線治療、X射線防護 工業領域——可用電離計、閃爍計數器和感光乳膠片等檢測 研究領域——晶體的點陣結構對X射線可產生顯著的衍射作用,X射線衍射法已成為研究晶體結構、形貌和各種缺陷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