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08日訊 9月28日,云和縣潔利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克武拉下了廠里所有工業設備的電閘,企業正式進入了停產期。
“接下來,我將變賣所有的機器設備,轉戰來料加工。”朱克武說,自己經營了近10年的廠子停產了,雖然有些不舍得,但是他還是下了決心。
潔利紙業有限公司位于云和縣石塘鎮,毗鄰云和湖。公司曾先后被授予“云和縣納稅二十強”和“工業二十強”,是云和縣重點規上企業,2010年公司實現產值1681萬元,實現稅收80.2萬元。
效益如此好的一個企業,緣何要關閉? “為了云和湖這一湖之水。”云和縣經貿局局長周堅介紹,云和湖是麗水玉溪水庫水源地,云和湖的水質直接關系到麗水市區數十萬市民的飲用水安全。
關閉一家規上企業,對于云和這個2010年工業總產值僅為54.18億元的山區小縣來說,難度不言而喻。但是,為了生態,云和卻下定了決心,絕不以生態換取GDP。在短短10年時間里,云和拒絕的污染企業達上百家之多,產值超過100個億。近年來,云和縣不斷加大對云和湖水質的保護工作,禁止任何工業企業進入云和湖范圍,同時,堅決關閉一些存在污染隱患的企業。僅在本月,云和就關閉了潔利、恒德兩家紙業公司。
在云和湖周邊,不僅僅是污染企業絕跡,農民的生產生活也變得更加生態環保。早在2007年,云和緊水灘、石塘、赤石等鄉鎮就開始實施農村垃圾清運、農村改欄改廁等工程,不僅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對云和湖也起到了很好的保護。
“今年,我們已經把所有的投餌類網箱整治到位,影響水質的又一大誘因從根本上被杜絕。”云和縣水利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云和投入1000多萬元資金,將云和湖面的1699只投餌類網箱全部拆除,漁民紛紛上岸發展生態產業。在石塘鎮石塘村,十多位上岸的漁民改行上山發展油茶種植,種植大戶顧火福告訴記者,今年,他前前后后投入了60多萬元,又從縣里獲得了每畝1000元的補貼,開辟出了新油茶基地,油茶產出后,每年能進賬八九萬元。在緊水灘鎮龍門村,上岸的漁民紛紛開出了23家獨具特色的“漁家樂”,每天接待400多名前來觀光休閑的游客,餐飲行業每年的凈利潤達到200多萬元。
據云和縣環保局調查數據顯示,在云和全縣上下的悉心守護之下,云和湖這個麗水的城市水源水質已經常年保持二類標準,達到了飲水功能區要求。
編后:在這個生態逐漸受到人們重視的當今社會,人們不僅僅關注GDP,更注重GDP灰色還是綠色。云和“用工業GDP換取生態、用生態換綠色GDP”的做法,從短期來看,不僅犧牲了GDP和有限的財政資金,也犧牲了不少企業主和農民的利益。但是,這種做法卻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保障了麗水市區市民飲用水安全的同時,也為云和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更為重要的是,云和的做法維護了麗水“中國生態第一市”的金字招牌,這對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長遠意義。在此,要為云和的做法叫好!
來源:麗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