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山湖街道橫畈工業園內的新三聯照明電器有限公司是前年中央4萬億資金受益者之一。這筆資金是否用到刀刃上,日前,市攻堅辦項目推進組組長朱建忠前往企業指導臺賬等工作,以迎接上級部門即將開展的專項檢查。
2009年,中央四萬億刺激市場的投資,我市有一批企業分得了一杯羹,其中包括新三聯年產5000萬支高效節能環保燈項目。中央部門對各地各企業上報項目以及資金使用情況都實行跟蹤調查,對每一筆資金開支都有嚴格要求,必須用到上報項目的刀刃上,一旦發現問題將會收回資金,給與地方和企業嚴厲處罰。
朱建忠一到新三聯項目工程部就引入正題,讓工程部經理孫華取出臺賬。孫華將我們帶到一間辦公室,桌上早已放著一個大箱子,里面是各式資料,資金申請報告、招標資料、項目選址意見書等等,甚至連防雷裝置協議都有。
“全在這里了。為了這些資料,忙了很長時間。”孫華一邊說,一邊注視著朱建忠挑剔的眼光,等待“初檢”。
仔細查看資料后,朱建中發現資料有些內容仍然和企業實際不符,于是一件一件向孫華交代。
“比如廠房面積,企業項目建設過程調整過多次,難免出現建批不同的情況,手續已經合法,但臺賬沒有反映,如果上級檢查時因為這個而卡殼,就可惜了。”朱建忠說。
“以前還真沒有搞過這些,部門能來上門服務,我們很感激,這也是一次學習的過程。”孫華表示,將盡快按照“初檢”發現的問題整改,完善臺賬。
這次“初檢”共給新三聯查出“毛病”10多處,涉及審批手續存檔、廠房建設面積與上報不符等。
朱建忠告訴記者,2010年和新三聯一批獲得中央資金的企業還有新聯和宇中高虹,三個項目累計爭取中央資金2210萬元,其中新三聯獲得資金為630萬元。新三聯獲得資金的項目名稱是“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及重點工業污染治理工程201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第四批)”。
“這些資金全部都用到生產上了.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們將繼續上門為這些企業做好服務,迎接上級部門‘考試’。”朱建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