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太快了!若不是家在這兒,我真不敢相信,這兒一年前還是一片爛灘涂。”一個晴好的日子,玉環縣蘆浦鎮道頭村村民蔡金通手握著DV,來到離家不遠的玉環經濟開發區漩門工業城工地,把這兒的點點滴滴變化攝入鏡頭。“真是滄海桑田啊,以后要讓子孫們看到。”40多歲的蔡金通說。
蔡金通的腳下,10年前,還是一片泥濘的灘涂地。而今,在他的身后,正崛起玉環未來城市的新區。這片新區,北與溫嶺市接壤, 南與蘆浦鎮相鄰,東以76省道線為界,與楚門鎮、清港鎮相鄰,西至漩門二期大壩以西60米海域,以漩門二期圍墾區、玉環縣汽摩園區、觀光農業園為基礎,規劃控制面積54.13平方公里。這里,正成為玉環最富活力、最具潛力、遠景燦爛的經濟開發區。
走進玉環經濟開發區,隨處可見熱火朝天的建設圖景。至目前,工業大道道路及雨、污管工程已完工;工業城2號路道路及雨、污管工程已經完成并通過竣工驗收;漩門主體工程已竣工等待驗收。銀河大道路基回填工程完成石渣回填44萬立方米,占總工程量的65%,深浦隧道接線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5%;日月園度假村內、外裝修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15%。濱江大道南線工程已于2009年8月開工建設,污水預處理中心已開工,科技大樓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
副縣長王以好手上有一份報表:截至2009年11月,開發區啟動區塊新開發土地面積1518畝,完成投資額4.16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入1.09億元;廠房竣工面積19.9萬平方米,在建廠房36.9萬平方米,新開工企業9家,新投產企業13家;完成工業總產值8.76億元,實現稅收3840萬元。“2009年開發區共有涉及建筑、規劃、道路、管網、旅游、農業等六方面66項工作,其中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重點工程11項。”
“我們想通過一年的轉型準備,三年拉開框架,再三年形成功能。通過大約七年時間的努力,在這里展現一個海灣新城的初步輪廓,溫臺融合發展的堅實平臺,為玉環由本島時代邁向漩門灣時代拉開框架,打好基礎。”王以好說。
2009年,玉環經濟開發區積極組織參加各類招商會、說明會,進行投資洽談與投資環境宣傳。4月,開發區參加了市政府組織的北京招商會,完成“返鄉工程”任務。6月,參加浙江省投資貿易洽談會;9月,縣第四屆科技活動周活動上,開發區主動與寧波大學對接,合作開展湖面養殖項目。
與此同時,開發區已完成商貿中心、休閑度假中心、利用工業土地引進高新技術企業項目等3個項目的編寫和包裝工作,目前正著手做好汽車城、五星級酒店、倉儲式超市、臺灣千畝特色農業等項目的前期包裝及推介工作。
2009年11月13日晚,玉環經濟開發區湖濱廣場霓虹閃爍、星光璀璨,第二屆中國·玉環海島文化節閉幕式晚會“歡樂中國行·魅力玉環島”在這里精彩上演。
這是玉環經濟開發區2009年旅游開發的重頭戲。春節、“五一”、端午等節日期間,開發區推出水果自采、趣味拉犁等多項具有農家特色的活動。各種時令季節,則策劃推出親子游、千人游玉環、萬人游臺州、玉環踏青游、玉環嘗鮮游、山海經黃金線路等活動,開拓旅游市場。
“這里的變化,我們村民看得最真切,感受也最深。以前,祖輩們常唱‘漩門灣,鬼門關,眼望漩門淚斑斑’的民謠,以后,這里將是全縣最繁華、最漂亮的新城!”蔡金通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