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15日訊 日前,麗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和項目業主浙江華統電源有限公司正式達成一致:因國家政策調整,后者兩年前取得的87.6畝工業用地被有償收回。與此同時,針對該塊土地,相關招商引資等“二次開發”工作隨即展開。至此,這塊“休眠”了兩年的土地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類似這樣,通過收歸國有、延長開發建設期、進行土地置換、走司法拍賣程序以及提高入園門檻等方式,麗水經濟開發區打響了一場疏堵結合、根治低效閑置用地的硬仗。
據了解,此次土地清理的目標是要盤活占開發區十年來累計出讓面積總和近三分之一的低效閑置用地,并讓這些土塊的畝均稅收從3萬元以下提到10萬元以上。
截至去年年底,開發區畝均稅收在3萬元以下的低效土地有2904畝,閑置土地639畝。總計超過3500畝的土地“母雞下不了蛋”,不僅浪費土地資源,還嚴重影響到了開發區的轉型升級強質增量。為此,今年伊始,開發區就全面打響了這場硬仗。
9個月來,開發區逐步推行了臨時土地證分段審批規范、企業簽署承諾書、土地利用效率與征信系統相掛鉤等辦法,力促低效企業“動”起來。接下來,麗水經濟開發區還將出臺《企業廠房出租管理辦法》、《企業整體轉讓管理辦法》、《工業用地“退二進三”管理辦法(試行)》等,政企聯動,讓老土地迎來新主人。
一系列組合拳下,截至目前,該區已成功處置13宗閑置用地、8宗低效用地,并為400余家企業用地情況實行建檔跟蹤,累計重新盤活的土地面積超過700畝。
連日來,麗水市科教彩印有限公司忙著為自己的廠房尋求“新東家”。剛剛決定接盤的麗水市謙達機電有限公司與開發區簽訂了協議書:接受每畝10萬元的達產考核,并交納每畝3萬元的稅收承諾保證金。
科教彩印公司負責人說:“年底之前,開發區還將通過法律途徑收回幾宗低效閑置用地。目前,開發區建起了完整的土地清理機制,想賴在這里圈地賺錢是不可能了。現在,政企聯手二次開發,我們盤活了土地資產,受讓企業得到了發展空間,政府有了更高的畝產回報,真正實現了多方共贏。”據悉,在清理好原來的低效閑置用地同時,開發區還提高入園門檻,力求投資強度和容積率均比省定標準提高20%,全力預防新低效閑置用地發生。
短評:提高工業用地的“畝產量”
作為全國低丘緩坡開發利用試點的主戰場之一,向山地要空間,留良田給后人,麗水生態產業集聚區(開發區)再一次迎來了發展良機。機遇面前,該區并沒有因為有了新的空間而放寬對老土地的效率要求,反而是迎難而上、大膽創新,想辦法、出制度、建機制,最終算出了一筆“讓三成土地活起來,要畝均稅收增三倍”的精細賬。
隨著這3500多畝的低效閑置用地逐步被二次開發,麗水經濟開發區便可以“新推出”3500多畝的優質用地。這個數字比過去三年該區出讓的工業用地總面積還大,其在拓展新空間方面的作用不可謂不巨大。
與此同時,經過低效閑置用地清理,園區企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氛圍更濃,園區產業集群形成更加快速,招商引資吸引力更強。在19個項目集中開工僅僅兩個多月后,9月3日,該區再次舉行百億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共有20個億元以上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入園,總投資達112.9億元。這足以說明,低效閑置用地清理非但沒有降低企業入園熱情,反而為好企業、大項目帶來了更強的信心。
此舉帶給我們一個啟示,用好老土地,同樣是拓展新空間的重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