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IPO正式拉開帷幕,除被叫停的奧賽康外,共有7只新股申購,已洶涌得令大盤是喘不過氣來。不過,上周僅是預演,本周才是重頭戲。本周,共計33只新股IPO,僅17日(本周五)一天,就有7只新股,可謂史上最猛發行潮。
“這種情況下,市場怎么可能漲。”成都投資者張先生表示,“反正我是心驚膽顫,倉位很低。”
市場不容樂觀
現在,擺在投資者面前的問題是,2000點能否保住?上周,首批發行的新寶股份凍結資金達553.88億元,我武生物凍資達到727.82億元,日均5只新股發行,滾動炒新資金對A股資金產生的分流不容小視。
中金公司測算顯示,歷史上市場較熱時炒新資金規模有近萬億元,一般情形下也有3000億元到4000億元。申銀萬國的測算顯示,如果以每日2家凍結3天累計,日均凍結資金影響量也達到約每天600億元。此外,還有春節前大量現金需求、法定準備金補繳和財政存款季節性上升等壓力,資金面不太樂觀。
浙商證券鄭建超認為,IPO快速發行的節奏對市場資金的分流比較明顯,市場信心崩潰,恐慌情緒的蔓延會加劇股價調整。
發審會3月重啟
不過,也有“好”消息—本周過了,春節前也沒幾家發行的新股了。據證監會發布的信息,2013年底恢復新股發行后,有51家公司啟動新股發行。上周和本周共計40家發行,也就是說,下周到3月,僅有10余家公司發行。
壞消息是,上周五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補交2013年年報的排隊企業預計到3月可以進行首發,首發企業需按規定補充預披露材料和2013年報材料,履行新股發行相關文件后,預計到3月啟動首發企業發審會。也就是說,發審會將于3月重啟,看來,今年就只能期待下2月了。
另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新股密集發行,普通投資者對新股并不那么熱情。有調查顯示,市場表現疲弱,部分投資者受資金限制無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