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紹興網絡零售額的同比增速保持在30%以上的水平,但發展的潛力依舊很大(去年全省排名第七)。下一步紹興將進一步深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加快實體企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探索社區應用電子商務模式等。
近日,紹興市商務局發布2016年上半年紹興市電子商務發展情況分析報告,全市共實現網絡零售總額117.1億元,同比增長36.16%;居民網絡消費總額152.8億元,同比增長23.66%。
網上賣服飾鞋包的最多
餐飲和景點賣服務較少
由于受春節影響,1~2月全市網絡零售額和居民網絡消費均出現了短暫性的下滑,之后開始回升,并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6月份全市居民網絡消費增長達到了40.92%。
從網絡零售的行業結構看,差異化明顯,且行業龍頭企業分布呈現較強的地域性。以淘寶、天貓、京東為例,家居家裝、服飾鞋包、3C數碼(含家電)網絡零售總額,占全市在三大平臺中網絡零售總額的70%以上。在天貓平臺零售額前100名店鋪中,服飾鞋包、家居家裝、3C數碼分別占了36家、28家、13家。
上半年全市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超過13.05億元。以淘寶、天貓、京東為例,共有農產品活躍電商987家,全省排名第七;跨境網絡零售出口3365.15萬美元,占比1.51%,全省排名第6,其中有跨境電商(出口)網店1318家。依托服務業電商平臺開展線上銷售的酒店、餐飲、景點累計1814家,橫向比較看,差距較大,僅列全省第10。
網絡零售具有地域性
諸暨多是賣服飾鞋包
從前三大行業零售分布情況看,又表現為一定的地域性。各行業天貓平臺零售額前100家中,服飾鞋包類有45家注冊地在諸暨,3C數碼(含家電)類有66家注冊地在嵊州,而家居家裝類有51家注冊地在柯橋區,這與我市各區、縣(市)的塊狀經濟發展相吻合。
上半年各區、縣(市)網絡零售額增長穩健,諸暨、嵊州和柯橋位列前三,分別為31.72億元、26.21億元和21億元,總占比67.41%。各區、縣(市)在網絡零售額上的排名保持不變,新昌縣由于產業結構等因素,網絡零售總額仍然較低。
從農村電商發展看,上半年累計新增村級服務點401個,其中諸暨市138個,嵊州市126個,柯橋區100個。淘寶·特色中國“新昌館”正式上線,柯橋區供銷·淘實惠1~6月銷售額達3266萬元。
從實體企業應用電商看,新增規上企業開展電商應用325家,其中諸暨市120家,其次為柯橋區60家、嵊州市55家、上虞區52家。
農村電子商務空間大
實體企業還需互聯網+
雖然紹興網絡零售額的同比增速保持在30%以上的水平,但發展的潛力依舊很大(去年全省排名第七)。從總體來看,我市電子商務規模化水平偏低。以天貓為例,第二季度全市擁有網絡零售額超50萬元、100萬元的店鋪分別有350家、9家,而無店鋪零售額超500萬元。
下一步紹興將進一步深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如舉辦農村電子商務現場會,完善農村網絡服務建設,對原有服務點提升改造,不斷提高服務點的利用率;培育電子商務專業村,以村鎮特色農產品為抓手,將農產品資源與電子商務有機結合,大力推廣“農產品基地+網絡”等新型銷售模式;進一步推動農產品電商平臺建設。
加快實體企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開展規模以上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工作,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行業帶頭作用,通過建立紹興產業帶等平臺,加快建立網絡分銷和批發體系;推動專業市場應用電子商務,鼓勵茶葉、廚具、珍珠等專業市場積極開展電商應用,自建或借助第三方平臺進行集中式推廣;推動傳統商超、餐旅、住宿、景點應用電子商務,加強與美團網等團購平臺以及電商企業的合作,開展O2O銷售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在線離線/線上到線下)。
另外,紹興還將探索社區應用電子商務模式,依托社區便利店等,完善社區服務網絡建設,將移動社交與O2O模式相結合,融入生活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