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24日
信息來源:
原標題:溫州試點法院案件執行引入會計師 62個案件挖出非法轉移資金13.5億元。
贏了官司,法院卻查不到可供執行的財產——這是多年來困擾一些打官司群眾的煩惱。而就在不久前,蒼南的訴訟人謝某卻在這種情況下拿到了266萬元法院執行款:“本以為沒希望拿到錢了,沒想到對方這家勞務公司還藏有挖機和工程車各兩臺。能找到這些,多虧了專業會計師的介入。”
針對一些存在疑點的執行案件,溫州全市法院在省內率先試點引入專業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財產審計的機制,由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對被執行人進行全方位財務審計,系統梳理被執行人所有銀行流水,尤其注重調查藏匿或轉移資產的“蛛絲馬跡”。目前,溫州全市法院已對62個案件啟動執行審計程序,發現非法轉移資金13.5億元。
“我們現有的執行手段,主要通過房管、銀行、證券公司等查看被執行人名下有無房產、存款、股份等財產,如果被執行人把財產登記在他人名下,就很難發現。”溫州中院執行庭庭長陳成榮說,專業會計師介入后,大大提高了執行率。
謝某的案子進入執行程序后,起初法官通過執行查控系統沒有發現被執行勞務公司名下有任何房產和車輛等登記信息,也找不到銀行存款。
蒼南法院隨后通過搖號指定溫州甌江會計師事務所對被執行勞務公司進行財務審計。經調查后,發現該勞務公司曾買過挖機和工程車各兩臺。最終勞務公司法人交代,工程車和挖機出租給了別的施工單位使用,并找人代為償還了266萬元執行款。雙方達成執行和解。
據統計,在執行環節引入專業會計師后,溫州近一半被執行公司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股東,在法院移送審計機構審計或審計報告出具前,就積極主動解決了債務糾紛。
來源: 浙江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