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昨天,7月的《義烏市場信用指數報告》新鮮出爐。7月,義烏金融信貸指數較6月上升12.04%,達117.97點,成為當月漲幅最大的一個分類指數。受此影響,7月義烏市場信用綜合指數環比上升1.37個百分點,報收于134.25點,創下該項指數發布自2007年9月以來的最高點。
【新聞縱深】
貸款余額增加416.75億元
報告顯示,7月義烏市場信用指數的商品質量、市場環境、公平競爭、業績成長等分類指數分別出現了2.39%、1.91%、0.96%、0.42%的漲幅;消費維權、主體素質、知識產權三大分類指數出現下跌,跌幅分別為0.20%、0.40%和5.98%。
在十大行業指數中,化妝品、日用百貨、玩具、文體、箱包等5個行業指數較6月有所上升,升幅介于0.38%~9.28%;出現下降的5個行業分別是飾品、襪子、副食品、工藝品、五金類,跌幅為0.66%~25.54%。
專家分析,7月份義烏市場金融信貸指數上升,主要是因為銀行信貸的投放量增大和不良貸款率的降低。據了解,7月義烏全市銀行業貸款總余額為1408.95億元,比6月分凈增416.75億元;銀行承兌匯票開出余額277.35億元,比6月凈增15.65億元。同期的不良貸款率為1.1%,比6月下降了0.23個百分點。
義烏經濟再次走上快車道
“義烏市場金融信貸指數的變化,體現了金融危機對義烏經濟的沖擊和影響。”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介紹,從2008年8月至今年3月,受金融危機影響,義烏市場金融信貸指數一直處于基期水平線下,2008年12月甚至探底到79.93點,在YMCI五色燈預警系統監測中一直處于黃色和橙色狀態。直到今年4月,金融信貸指數才重新回到基期水平,并緩慢回升。
章政表示,金融信貸指數的變化,主要是受不良貸款率這一重要指標影響。他說,義烏人重信用,貸款履約情況較好,過去的幾年不良貸款率一般維持在1%。金融危機爆發后,義烏一些企業也出現了資金緊張甚至資金鏈斷裂的現象,進而造成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和企業的貸款信心減弱,從而導致金融信貸指數的下降。
“隨著世界經濟開始復蘇,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同時,由于我國政府及時實行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擴大內需的舉措,中國經濟快速復蘇,義烏企業和市場也恢復了往日的生機。”章政認為,義烏市場信用綜合指數創下新高,預示著義烏經濟將再次走上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