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余杭區委區政府組織召開“十二五”民生事業專項規劃匯報會。區領導朱金坤、沈昱、宋福友、屠冬冬、徐美娟、潘法高出席會議。會上,區環保局、教育局、衛生局、勞保局和民政局先后就各自承擔的相關方面5個專項規劃(討論稿)主要內容作了匯報。
根據區政府及財政部門初步估算,5個專項規劃(討論稿)內容中涉及的建設資金投入5年總計130億-150億上下。其中教育建設投入最大,5年總計約40億元,平均每年約有8億的高強度投入。包括塘棲中學、臨平一中南校區、運河中學、喬司中學等新(遷)建項目和余杭高級中學、余杭實驗中學、臨平一中老校區等續建、改擴建項目。衛生規劃5年投入約30億元,主要為區屬醫療機構和基層社區衛生服務設施的投入。
朱金坤指出,五個部門在專項規劃中對“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的分析、總結是全面的,對存在問題和面臨形勢的分析是客觀的、清醒的,總體不錯。他對5個規劃討論稿一一作了點評:環保規劃要注重體現河道整治與流域、區域整治相結合,要把飲用水源保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等作為今后5年的工作重點,對污染企業的關停遷轉工作要有具體責任落實方案,列入各鎮鄉年度考核目標。教育規劃關鍵是要致力解決質量提升的問題,一定要有瞄準“全市領先”目標的膽略和決心。學校的布局和建設要有前瞻意識, 要下決心做大規模、做高檔次,不然又將出現“切一塊、拼一塊”的尷尬。要加大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這一點在衛生規劃中也要充分加以重視。勞保規劃中養老、醫療等參保比率、參保水平的目標指標要再提高。就民政規劃,他也提出要促進建立健全一套常態化的、社會化的愛心慈善救助機制。
朱金坤強調,余杭區“十二五”民生事業專項規劃要充分體現區委《關于實施“民主民生”戰略的決定》的精神,促進實現“學有優教、勞有樂業、病有良醫、老有善養”和諧幸福生活目標。要通過專項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使民生事業與經濟發展同步,真正通過5年的努力,使余杭社會民生事業上一個臺階。專項規劃要具有5年、3年、1年時間操作的節點性,特別是2011年“十二五”起步之年的項目計劃務必要安排好。
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相關規劃編制、咨詢機構負責人,區“三力辦”全體人員,部分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參加了匯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