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
決戰“十二五”
“十二五”(2011~2015年)即將拉開大幕,它將給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十二五”堪稱改革開放30多年來最關鍵的一個轉折點,這5年,中國經濟必須實現“戰略性突破”,這將是中國從“世界工廠”這種外向依賴型經濟,轉向內需生產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將從這5年開始真正的脫胎換骨。相應的,全新的商業機會將遍地叢生,中國企業更需要未雨綢繆,科學地制定新的發展戰略。
從外向依賴型轉向內需生產型,這對外向度很高的我市經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從外轉內?將是未來金華經濟的關鍵之戰。事實上,危與機相生相伴,與挑戰夾裹而來的還有機會,未來5年的機會又在哪里?
政策就是最大的商機。企業可以從“十二五”規劃中,尋找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領域和投資機會。“十二五”啟動宏觀經濟三個方面轉型是肯定的:①從過去的依賴投資、出口,到注重發展內需轉變;②從過去的高耗能、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低碳、高科技新興產業轉變;③逐步提高國民收入,這與發展內需相輔相成。這三個轉變表明,大消費概念、節能減排概念、新興產業概念等,將越來越受到資金的追捧。
春江水暖鴨先知,商者的稟賦決定了他們永遠具有最敏銳的商業嗅覺,我市的企業家們依然意識到艱險而又充滿機遇的“十二五”,先知先覺者已經未雨綢繆在為決戰厲兵秣馬。
從本期開始,《財富周刊》將逐一呈現金華企業家們決戰“十二五”的新舉措新思路。
雖然沒有列入國家電動汽車試點城市名單,并沒有妨礙我市在電動汽車領域爭當領跑者的快步插上,中國首個電動汽車城或將在我市誕生。市區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的電動汽車充電站、電池更換站、充電樁,位于市區的浙江康迪車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小電跑純電動汽車面市,種種跡象表明,金華或將在全國純電動汽車領域確立領跑地位。
金華亮出純電動汽車品牌
11月26日,金華東關電動汽車充電站正式建成投運。與此同時,幾十輛純電動汽車在市人民廣場亮相。可愛的外形、使用費用低廉以及不到4萬元的售價,這些被命名為“康迪小電跑”的電動汽車就找到了各自的主人。至此,金華這座以火腿聞名于世的城市,在炙手可熱的電動汽車領域吸引了足夠的眼球。
“沒想到,純電動汽車熱在金華來得如此猛烈。”對市民表現出的購車熱情以及各界的廣泛關注,浙江康迪車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應進峰既意外又興奮。11月26日,康迪小電跑成功亮相后,每天都會有市民來訪或者致電,要求訂購小電跑。據透露,此前意大利政府已確定康迪小電跑在意大利城市試點。
以自行車的價格打開美國市場
電動汽車是近年來國際、國內最炙手可熱的詞匯之一。以日本豐田普銳斯為代表的汽油、電力混合動力車率先在市場上掀起波瀾。與豐田相比,在知名度、體量上都無法相提并論的浙江康迪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實踐并不比豐田慢。
2008年9月18日,美國財政部專門致函康迪公司,批準康迪電動汽車可享受每輛4435美元的稅額優惠。同年10月7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又同意對康迪電動汽車進行退稅補貼,該州稅務委員會決定對購車者補貼一半車價。
按照這樣的補貼政策,如果是俄克拉荷馬州的公民購買康迪電動汽車,在享受各種補貼后,數百美元的價格相當于當地市場一輛高檔自行車的價格。
這種名稱為“coco”的純電動低速汽車出口量達1000多輛。康迪在美國獲得成功的同時,一直在關注國內電動車市場的機會。盡管國家、行業、社會都給予電動汽車足夠的關注,但是如何撬動這個巨大的市場,卻讓包括康迪在內的眾多國內外汽車廠商一籌莫展。雖然以普銳斯、雷克薩斯等混合動力車型搶占了先機,但是高昂的車價、非純動力汽車等因素并沒有能夠確立豐田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導地位。
誰會是中國電動汽車領域率先啟動的領跑者?從知名度、企業規模等常規角度來衡量,偏居國內五大汽車產業基地之外的金華、銷售規模不過數億的民企康迪車業顯然不會進入視野。而就是這個小不點,憑借在美國的實踐以及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的獨特思考,一直在努力奔跑并快速插上。
康迪在一次全國汽車行業展示會上看到了大哥們的懈怠與軟肋。應進峰告訴記者,當時國內外同行都展示了各自的電動汽車產品,看罷后,公司董事長胡曉明很興奮,他發現,這些汽車行業大哥的杰作大多將汽油機換成了電池。這樣的操作顯然不是純電動汽車應該具有的設計。而康迪在美國銷售的“coco”完全是按照純電動汽車來設計制造的。另外,在汽油動力的汽車依然占據市場主角的市場背景下,這些行業大哥們的精力依然全神貫注于汽油車市場,在電動汽車領域,他們更多的是關注。
有了上述判斷,康迪這個國內汽車行業的小不點,決定發力純電動汽車。康迪充分發揮民企的靈活機制、獨特的商業思維,很快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切入點:與央企合作,在金華推動中國首個電動汽車城的進程。
獨創商業模式推開電動汽車
家庭化之門
大哥們看的多,動的少,是導致國內外電動汽車很熱,而真正家庭化、市場化的產品面市少的根本原因。在應進峰看來,除了汽車巨頭們游移不定的態度外,還有純電動汽車電池續航里程短、電池充電時間長、充電設施不完善、電池回收流程不完善、車價過高等五大障礙影響了電動汽車進入家庭。
康迪在出口產品的基礎上,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康迪小電跑面市了。因為小電跑定位城市交通,使用者在城區行駛里程不會太長;采用更換電池的方法避免了充電時間長的弱點;市區及未來全市城區逐步完善的充電設施確保車主能夠及時充電;采用只租不售的電池模式,讓電池回收成為必然;只有數萬元的售價克服了高價門檻。五大障礙迎刃而解后,康迪撬動市場的杠桿終于完成。
城區網格化布置充換電設施
據了解,東關充電站可同時為10輛不同類型電動汽車進行整車充電,是目前全省規模最大、設施最齊全的電動汽車充電站。
今年市區將建設電動汽車電池更換站3座,充電樁90個。到2012年,全市要建造14座大中型電動汽車充電站、25座電池快速更換站、110套電動汽車充電樁,從而在市區300平方公里的范圍及各縣(市)城區按5×5公里網格交點布局,基本滿足我市電動汽車用戶的日常充電需求。
“電池更換”模式期待成為國標
目前,國內車企主要以插電式充電模式為主。2009年8月,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牽頭下,一汽、上汽、東風等國內十家整車企業聯合成立“電動汽車產業聯盟”,并簽署《電動汽車發展共同行動綱要》,開展聯合制定電動汽車標準的準備工作。在電動汽車領域,該聯盟主要研究的即為插電式純電動汽車的商業標準和模式。
以浙江康迪車業有限公司、眾泰汽車為代表的企業則在推行“電池更換模式”這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
以康迪為例,該公司出售給客戶的是未安裝電池的純電動車,客戶購車后需要租用一塊電池組。當車輛電池即將耗盡時,客戶將車開至充電站,更換另一組電池,并結清相關費用即可。該模式在操作上更具便利性,且車主只需要承擔不含電池的車輛成本,購買價格更為低廉。插電式充電的商業模式是客戶將車停在充電樁或者充電站,2~8小時后,才能將電充滿繼續行駛。
就在一汽等十家整車企業成立聯盟推動插電式標準的同時,浙江康迪也與國家電網、浙江天能電池有限公司等能源巨頭達成合作協議,聯合成立“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推進聯盟”,欲通過聯盟的形式,擴大“換電池”式商業模式的影響力。在國家出臺電動汽車技術與商業化標準前,兩種商業模式的博弈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