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首頁  經濟熱點 民營經濟 浙江股市 區域發展 專業市場 企業動態 統計數據 浙江產經 浙江樓市

      統計局:十一五期間我國GDP年均增長11.2%

      作者: 時間:2011年03月01日 信息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十一五”時期,我國在保持輕工、紡織等傳統行業產業比較優勢的同時,家電、信息等產業的競爭力也明顯提高。2010年,我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分別為9334和4924億美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1.2和1.3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9.2%和31.2%,比2005年分別提高3.2個和2.6個百分點。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持續增長,大宗資源能源產品進口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分別達到6603和4127億美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0.9倍和1.1倍;鐵礦砂及其精礦、原油進口量分別為61863萬噸、23931萬噸,分別比2005年增長1.2倍和0.9倍。

          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2006-2010年,我國累計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4260億美元,年均增長11.9%,是“十五”時期的1.6倍。從國際范圍來看,我國連續18年是發展中國家中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

          對外投資迅速發展。“十一五”時期,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對外投資增長強勁。2010年,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額達到590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3.8倍,年均增長36.9%。“十一五”期間,我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已達到1865億美元。

          五、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推進

          “十一五”時期的五年,是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五年。

          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鄉就業人數從2005年末的75825萬人增加到2009年末的77995萬人,增加了2170萬人,年均增加543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從27331萬人增加到31120萬人,增加了3789萬人,年均增加947萬人;鄉村就業人員從48494萬人減少到46875萬人,減少了1619萬人,年均減少405萬人。隨著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城鎮就業增長持續高于全國,其就業人員占全國的比重從2005年末的36.0%增加到2009年末的39.9%。城鎮就業崗位快速增加,新增就業人數持續保持在1100萬人以上。大量鄉村富余勞動力不斷向城鎮轉移,2010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4223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長82.1%,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長81.8%,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8.9%。其中,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0.9%,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快3.1個百分點,是1985年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為1998年以來首次快于城鎮。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隨著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消費支出持續增長,生活水平明顯改善。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471元,比2005年增長了69.6%,年均增長11.1%;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382元,比2005年增長71.5%,年均增長11.4%。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向發展性和享受性方向轉變。一是食品支出比重持續下降。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中食品比重為35.7%和41.1%,分別比2005年降低了1.0和4.4個百分點。二是交通通訊支出大幅增加。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訊的支出為1984元,比2005年增長99.0%,年均增長14.8%;農村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訊的支出為461元,比2005年增長88.2%,年均增長13.5%。三是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成倍增長。2010年底,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13.1輛,比2005年底增長2.9倍;擁有移動電話188.9部,增長37.9%;擁有家用電腦71.2臺,增長71.6%;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電冰箱45.2臺,增長1.1倍;擁有移動電話136.5部,增長1.3倍;擁有家用計算機10.4臺,增長3.2倍。2010年,全國電話普及率達到86.5部/百人,比2005年提高51.2%。

          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推進。“十一五”期間,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框架基本確立,城鄉養老、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各項社會保險覆蓋人群迅速增長。2010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5673萬人,比2005年末增加818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43206萬人,增加2942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3376萬人,增加272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6173萬人,增加7695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12306萬人,增加6898萬人。2010年,2678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3%;全國列入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地區參保人數10277萬人;2311.1萬城市居民和5228.4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六、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性增強

          “十一五”時期的五年,是堅持經濟與社會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的五年。

          教育事業成績顯著。“十一五”期間,我國全面實行真正免費的義務教育,教育公平邁出重大步伐,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從8.5年增加到9年以上。職業教育快速發展。2010年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68.1萬人,在校生2231.8萬人,畢業生659.2萬人,比2005年分別增加212.4、631.8和241萬人。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進一步提高。2010年,全國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661.8萬人,在校生2231.8萬人,畢業生575.4萬人,比2005年分別增加157.3、670.0和268.6萬人。

          科技事業成果豐碩。“十一五”期間,我國科技投入不斷增加,在基礎研究和高科技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10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6980億元,比2005年增長1.85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5%,比2005年提高0.43個百分點。2010年,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122.2萬件,受理境內外發明專利申請39.1萬件,授予專利權81.5萬件,授予發明專利權13.5萬件,分別比2005年增加了74.6、21.8、60.1和8.2萬件。2010年技術合同成交金額3906億元,比2005年增長1.52倍。“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嫦娥一號、嫦娥二號衛星成功發射。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第一臺深海載人潛水器等重大科技工程成果豐碩。

          公共衛生事業穩步推進。“十一五”期間,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步伐明顯加快。2010年底,全國共有衛生機構93.9萬個,比2005年底增加5.7萬個。全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84萬人,比2005年底增加了127.6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37萬人,注冊護士205萬人,分別增加32.8萬人和70.0萬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437萬張,增加100萬張。2009年4月,新一輪醫改大幕拉開,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從2009年開始,我國逐步向城鄉居民統一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文化事業進一步加強。“十一五”期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快速、穩定的重要發展期,文化產業成為新的增長極。2010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2860個,比2005年底增加98個;文化館3258個,增加479個;有線電視用戶18730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8798萬戶,增加5858和8401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8%,提高2.3個百分點;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6%,提高1.8個百分點。文化產業異軍突起,各項指標均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共生產電視劇436部14685集,動畫電視221456分鐘;生產故事影片526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95部;出版各類報紙448億份,各類期刊32億冊,圖書74億冊(張)。

          “十一五”期間,我國成功舉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實現了中國人的百年夢想,極大地擴大和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七、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節能減排取得積極進展

          “十一五”時期的五年,是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得到空前重視并取得積極進展的五年。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占59.6%,比2005年提高18.6個百分點。在監測城市中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準的城市占監測城市數的82.7%,比2005年提高22.4個百分點。2010年末,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0262萬立方米,比2005年末增長79.2%;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6.9%,提高24.9個百分點。

          節能降耗工作進展順利。“十一五”期間,隨著國家和各地區節能降耗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項政策措施逐步深入落實,節能降耗取得明顯成效。2006-201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9.06%,基本完成“十一五”節能降耗目標。主要耗能產品的單位產品能耗明顯下降。“十一五”期間,單位銅冶煉綜合能耗下降35.9%,單位燒堿生產綜合能耗下降34.8%,噸水泥綜合能耗下降28.6%,原油加工單位綜合能耗下降28.4%,電廠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16.1%,噸鋼綜合能耗下降12.1%,單位電解鋁綜合能耗下降12.0%,單位乙烯生產綜合能耗下降11.5%。

          污染物排放總量逐步得到控制。據初步測算,2010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雙雙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減排任務。淘汰高排放的落后產能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間,全國累計淘汰煉鐵落后產能約11172萬噸,煉鋼落后產能約6683萬噸,焦炭落后產能約10538萬噸,鐵合金落后產能約663萬噸。

          總之,“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各種重大挑戰和考驗,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別是,在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巨大沖擊的同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重視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展望未來。我們既要充分肯定成績,也要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足,投資消費出口比例失調,結構調整進展緩慢,創新驅動作用不明顯;低成本優勢正在減弱,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勞動力成本趨于上升;農業基礎薄弱,糧食安全面臨挑戰;社會公平問題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群眾對就業難、上學難、看病難和住房難意見較大;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面臨的國際形勢日趨復雜多變,國際競爭壓力加大等。盡管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依然較多,但我們堅信,只要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堅持科學發展,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一定能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奮斗目標,一定能夠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勝利。

      • 115人
      • 0人
      GDP 相關的文章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凡注有“浙江民營企業網”的文章,均為浙江民營企業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2.未注明來源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的文章,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認為文章有可能損害您的利益或知識產權,請與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監網監

      浙ICP備11047537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一区三区|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一区在线电影|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女教师免费一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老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4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资源|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韩国一区二区视频|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日本v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高清在线影片一区| 国产aⅴ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丰满少妇内射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寂寞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