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塘棲工業經濟工作會議在蕭山區召開。會議總結了2010年塘棲工業成績經驗,分析2011年宏觀經濟形勢,明確2011年的目標,確保塘棲工業在“十二五”期間的轉型發展、創新發展、旅游發展、人本發展,為“十二五”期間再創新輝煌夯實基礎。塘棲各村(社區)、駐塘機構主要負責人、塘棲部分企業代表等參加了會議。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副主任、塘棲鎮黨委書記杜永林出席會議并講話。
“十一五”期間,塘棲鎮工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總體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0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95家,比2005年增加65家。全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21.96億元,同比增長22.9%;銷售產值121.05億元,同比增長39.5%;工業增加值21.39億元,同比增長17.53%;實現利潤5.53億元,同比增長31.35%;實現利稅9.31億元,同比增長48.25%;規模工業企業固定資產總額達93.38億元,同比增長22.99%。完成合同外資2303萬美元、到賬外資1174萬美元,分別超額完成任務的15.2%和17.4%。市外內資完成1.501億元人民幣,超額0.1個百分點。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以上。以2005年的數據為基數,各項指標分別增長142.32%、146.94%、141.69%、328.68%、237.32%和172.32%。
2011年是“十二五”起始之年,是塘棲小城市培育試點開局之年,也是塘棲新城建設所依托“運河綜保”和“超山綜保”推進的關鍵之年。塘棲將繼續堅持“工業立鎮、工業興鎮、工業強鎮”理念不動搖,著力實施轉型升級,積極發展國家重點扶持的高端設備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更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平穩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培養一批素養優異且具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以及團隊。2011年,塘棲工業經濟預期目標是:實現2000萬以上規模工業產值124億元,規模工業利稅5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22億元;限額以上工業投入5億元,規模以上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5%以上。完成合同外資2000萬美元,到賬外資1000萬美元。培育規模企業5家以上。全年不出現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不出現群體性勞資糾紛。
杜永林表示,本次會議召開在十一五收官和十二五開啟之際,是明確方向、確立發展目標的會議,是振奮人心、鼓勁給力的會議。他表示,企業是塘棲工業發展的“主戰場”,企業家是企業的“主心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重視培育塘棲企業家精神,他希望塘棲的企業家是“學習型”、“創新型”、“合作型”、“服務型”的企業家,塘棲企業家應緊緊圍繞塘棲小城市試點工作、塘棲新城建設的目標,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做資本積累的加法、自主創新的乘法,同時,做勞資糾紛、安全生產事故的減法、節能減排的除法。
會議召開前,塘棲鎮組織企業代表參觀了蕭山的企業——青年蓮花汽車制造和東南薄板。會議還表彰了2010年度塘棲工業經濟發展先進企業和先進單位、熱心公益事業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單位,并確定了2011年塘棲工業骨干企業。今年2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的“寶鼎重工”等多家企業上臺作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