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5月20日訊 (記者曾晨路 通訊員洪勇鋼) 5月17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為進一步改善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水庫移民創業致富能力,我市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水庫移民創業致富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一系列加快水庫移民創業致富政策措施。
根據《實施意見》,到2015年,庫區和移民安置區村級集體經濟基本消滅“空殼村”,60%的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移民人均收入達到當地農村居民平均水平的85%以上。同時,扶持培育一批水庫移民創業龍頭企業和特色產業,全市建成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水庫移民創業精品示范基地6個以上。到2020年,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移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移民人均收入達到當地農村居民平均水平的90%以上,全市建成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水庫移民創業精品示范基地15個以上。
《實施意見》突出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探索資金管理模式。提出探索移民資金以村集體入股、實行按股分紅(或按交易額分紅)等模式,激發主體創業創新活力,進一步提高水庫移民資金的使用效益,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在扶持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基礎設施建設,而是轉變為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向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生產并重,開發性生產資金安排不低于當年度移民專項資金總額的40%,比省里要求高出10個百分點。在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大力扶持培育家庭農場,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發展模式由分散型向專業合作型轉變。同時,提出整合移民后期扶持規劃、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規劃、小型水庫移民解困規劃等項目,統籌資金使用和項目安排,逐步打破區域限制。
《實施意見》還明確了整合涉農資金、金融信貸、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各類涉農資金會優先向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傾斜。在省下達的水庫移民扶持專項資金中,要按不低于30%的比例安排用于水庫移民創業致富項目建設。在金融信貸扶持方面,按照存量移民資金和流量移民資金總額優先安排專項引導資金,擴大小額貸款覆蓋面,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和期限,有效滿足庫區移民創業資金需求。同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對移民村集體投資興建標準廠房、商鋪店面、倉儲設施、來料加工場所、農貿市場、農家樂經營設施等物業建設項目,免收征地管理費、土地登記費、房屋登記費、白蟻預防費等行政事業費。
同時,在發展過程中要著力打響特色品牌,創建水庫移民“和美家園”。在全市庫區和移民安置區深入實施“一村一品”行動,大力發展特色精品農業和生態循環農業,加快水庫移民創業精品示范基地建設,打造“一縣一品”。
據介紹,我市現有15座大中型水庫,465座小型水庫,水庫移民人數為19.5萬人,位列全省第二位。近年來,我市圍繞水庫移民創業致富取得了較明顯成效,《實施意見》的出臺將為其發展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