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開化縣茶產業辦獲悉,截至目前,開化茶葉產銷量950噸,創產值3.87億元,去年同期春茶產量980噸,產值3.6億。該辦負責人說,“預計今年春茶總產量、產值均會超過去年。”
在5月19日落幕的2013中國(上海)國際茶業博覽會上,開化縣“芹陽”牌開化龍頂茶喜獲金獎,這是今年開化龍頂茶獲得的第二枚金獎。5月12日,該縣龍頂貢茶業公司選送的“源頭”牌開化龍頂茶,獲得了2013浙江綠茶(南京)博覽會金獎。
“這次‘中國名茶’的評選,要求近乎苛刻,根據組委會規定,要求參評茶樣須經省級以上質量監督部門檢驗合格(需出具相關檢驗報告),且符合無公害茶葉標準以上級別(包括綠色食品、有機茶),而且必須與展會現場茶樣保持一致。”該縣“芹陽茶業”董事長陸杰星說,因為有其它產業支撐,他這十年來在做茶業上一直貼錢,目的就是為了“壘品質樹品牌”。
以做“科技茶”著稱的“云翠茶業”董事長汪秀芳介紹,由于客觀原因,她原先也擔心過今年春茶的銷售,所以,一方面堅持走科技轉型升級的路子,另一方面加大品牌建設與營銷力度,使今年春茶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
無論是陸杰星,還是汪秀芳,雖然各自有自己的企業自主品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母”品牌——“開化龍頂”,同時,他們也認為當地政府一以貫之對茶產業的支持,是“開化龍頂”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2009年開化龍頂茶注冊證明商標之后,全縣茶葉企業踴躍創建自主品牌,一批基礎扎實、技術力量雄厚的主體脫穎而出。2010年“開化龍頂”證明商標被認定為馳名商標之后,縣委縣政府更加重視品牌建設,先后舉辦了三屆斗茶會,企業的質量意識和品牌競爭主動性被調動了起來。今年4月,該縣又出臺《加快茶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政策的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這項新政,從生產、企業、市場、品牌等,對茶產業進行全面的扶持,如在國內外獲獎的一次性補助2萬元;對開發深加工新產品的,補助50萬元。在市場方面的扶持,更涉及到開專賣店、茶樓、網店等的具體扶持獎勵措施。
相關閱讀>>
轉型升級正當時
茶葉是饋贈的佳品,人們向來喜歡作為禮品相贈。面對當下茶葉市場行情,俞玉梅認為,開化茶葉市場的暫時受挫并不一定是壞事,相反是轉型升級的好機會。“在當前形勢下,可能會出現大洗牌,部分市場定位不準確、缺乏市場競爭力的種植戶、經銷戶,可能會被淘汰出局,但相反可促使其做精做強,重新審視目前市場定位和茶葉品質。”
“像‘福云6號’品種是早熟品種,但茶葉味道比較淡,不大受顧客歡迎。”俞玉梅說,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首先要提升茶葉品質。現在部分茶樹品種不適應市場需求,就要進行改良,并改變原來純度不高、干燥度不好的粗加工狀態。
對于開化茶葉市場的現狀,胡友堂和徐谷新都深有感觸。他們覺得,目前開化茶葉市場有大小90多家經營戶,茶葉加工點400多個,這種小而全的局面缺乏競爭力。“要讓開化的茶葉有競爭力,提高經營規模的同時,更應充分挖掘潛力,提升茶葉品質,打響茶葉品牌,開拓茶葉市場,用茶文化去帶動產業鏈的延伸。”
據了解,為提振開化茶葉市場,開化縣政府已出臺一系列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從生產、營銷到品牌建設,各個環節助推開化茶葉市場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