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減速期來臨
宏觀調控不斷深化,或將拉動樓市進入持續低迷期。
進入11月后,包括北京、廣州、上海、深圳、蘇州、成都等在內的多個主要城市樓市逐漸退熱,僅成都成交量環比上升17%,其余城市成交量明顯下降,其中幅度最大的廣州環比10月上半月降幅高達75%。
“成都主要是市場對‘限購令’即將出臺擔憂,導致購買力提前釋放。”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判斷未來成交量將會進一步下跌。“10月上半月有一周為黃金周,成交量普遍減少,而11月同比仍呈現下降,可見11月份成交量縮水明顯。預計11月整月的成交都會明顯低于10月份。”
北京市房地產協會副秘書長李志對樓市的前景同樣不樂觀,他表示,考慮到宏觀調控政策還將繼續從嚴等因素,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樓市都將處于低迷期。
李志判斷,明年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實質就是要對房地產的從緊,這種情況下開發投資的意愿將繼續下降,資金鏈將受到沖擊,明年上半年整個房地產行業日子會不好過。
雖然近期開發商加大推盤力度,但是否能夠激發需求還是未知。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場低迷期,二手房的地理位置優勢和面積優勢,可能會讓其市場表現優于一手房。
二手房出位
種種跡象顯示,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的發展將進入減速階段,而成交量的增長也將從增量房(一手房)轉為存量房(二手房)。
“存量市場前景廣闊。”李志說。
事實上,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去年已經超過一手房,去年比例達到 1∶1.3,鏈家地產董事長左暉判斷今年有可能達到1∶1.8。
早在2009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第一次全面超過一手房,加上南京全國有五個城市邁入二手房反超一手房行列。
左暉認為,二手房交易量大幅度增長,說明其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中的地位顯著提高,隨著二手房市場的快速發展,成交量將不斷攀升,未來二手房將更加重要。
李志并不愿意回答本報記者關于調控政策何時會退出的問題,但他認為最早退出的將是對改善性需求的抑制。
“經濟大環境改善后,相應的樓市宏觀調控政策才會退出,未來政策或將著力考慮以舊換新的買房需求,因此改善型需求或將成為調控政策退出關注的著力點。”他認為,改善型需求的不斷釋放將有利于激活二手房市場。
但現在的二手房市場在管理上并不盡如人意,買賣雙方糾紛大量存在,其中一些與房地產經紀公司相關。
北京市中介行業協會會長陳同順向記者強調,一方面行業自身應加強自律,另一方面相關部門理應在法律、規范、收費等方面予以明確,并加快房源信息平臺的搭建速度,多方合力才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房地產經紀公司應當在服務的深度上多下功夫,特別是在市場環境低迷時。”左暉告訴記者,該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并沒有因為調控而嚴重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