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首頁  經濟熱點 民營經濟 浙江股市 區域發展 專業市場 企業動態 統計數據 浙江產經 浙江樓市

      四論臺州“十二五”:補上社會事業發展“短板”

      作者: 時間:2011年04月02日 信息來源:中國臺州網

          浙江在線4月2日訊    現代管理學中有個“木桶原理”,講的是木桶盛水容量不是取決于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木板。它啟示我們,一個地區的整體發展狀況,不僅要看較高發展水平的部分,更要看較低發展水平的部分。

          實現和諧發展,必須要讓社會、經濟、環境和文化等各個方面相互協調,尤其是經濟和社會要協調。如果經濟越發展,社會矛盾越突出,就會導致整個社會的公平感、幸福感、安全感下降,最終會使經濟發展失去社會穩定的基礎。臺州,作為一個人均生產總值超過6000美元的相對發達地區,如果不能更加注重經濟與社會的相互協調,就會制約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

          看一看:臺州社會事業發展這一“短板”,短在哪里?

          “十一五”以來,我市在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切實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社會發展嚴重滯后于經濟發展的狀況開始扭轉。但總體上看,與快速發展的經濟相比,我市社會事業發展還存在許多滯后,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社會事業發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服務產品提供與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短”在總體發展水平。從2009年省發改委、省統計局的《2009浙江省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報告》可以看出,通過對生活質量、人口發展、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生態環境等五大領域38項指標統計測算,我市在全省11個地市中位列第7,比2007年的全省第8位上升了1位。在五大領域38項指標中僅有2個指標相對領先,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而有二大領域居全省第10位,有24個指標居全省中后水平。

          “短”在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事業發展水平。表現在:優質教育資源短缺,教育均衡問題比較突出;公共衛生體系薄弱,醫療服務供給總量相對不足,人民群眾對看病難的反映比較突出;大眾化的文化體育設施較為匱乏。從全省各地市比較來看,許多指標不盡如人意:2009年,我市高等教育入學率為41.8%,低于全省1.2個百分點;公辦幼兒園占比為20%左右,低于全省40個百分點;中小學師生比居全省第7位,每千人擁有醫生數、每萬人口擁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筑面積均居全省第8位。

          “短”在均衡發展水平。有限的社會公共產品覆蓋面主要集中在城區(鎮),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亟待提高;區域間特別是南部縣(市、區)與北部縣(市)之間呈不均衡發展。從具體指標來看,城鄉發展和領域發展不均衡顯得尤為突出: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純)收入之比、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安全衛生飲用水人口覆蓋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均居全省第8位,客運班車通村率居全省第9位。從領域看,公共服務、人口發展和社會穩定等處于相對落后狀態。

          “短”在人口事業發展水平。由于健康教育和促進工作的相對落后,加上環境問題帶來的影響,人的健康問題日益突顯;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進一步加重了城鄉養老保障的難度;外來人口的急劇增加,進一步加重了社會管理負擔。從全省11個地市來看,我市人均壽命期望居末位,人口犯罪率居第7位,每萬人口人才資源數、每萬人口擁有各種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的床位數均居第8位。

          從系統學理論分析,經濟社會系統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競爭的壓力和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義,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但不平衡問題和“短板”現象如果長期存在,從經濟角度看,會使國民經濟難以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從社會層面看,容易使整個社會產生心理鴻溝,削弱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找一找:我市社會事業相對落后,“短板”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我市社會事業“短板”的原因眾多,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結果。從客觀來說,主要是過去基礎薄弱,底子差,歷史欠賬多,一下子趕上來有困難。從主觀來說,主要是一些干部思想觀念落后,對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發展社會事業的責任認識不到位,資金不足是最普遍的理由。有時在某些方面雖然投入了較多資金,但由于思維方式落后,實際效率和效益均較低。

          薄弱的基礎造成了我市社會發展先天不足。改革開放以前,我市是傳統的農業地區,再加上地處海防前哨,來自國家的投資非常少,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國家在臺州投資僅4.6億元,國有經濟十分薄弱。1978年,臺州的生產總值僅有10.13億元,在全省居倒數第2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25元,財政總收入為1.1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31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僅120元。工業和城鎮基礎設施十分薄弱,人民的溫飽問題尚不能保證,更談不上在社會發展領域投入資金。由于歷史欠賬太多,從而使我市社會事業發展在起點上就落后于省內發達地區。

          資金短缺是制約社會事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十一五”時期我市用于社會保障、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的財政支出雖然年均增長21.1%,財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由于我市撤地設市時間較短,社會事業建設和社會保障歷史欠賬較多,仍顯不足。

          龐大的人口基數加大了社會發展的難度。2010年末,臺州戶籍人口583萬人,僅次于溫州和杭州。龐大的人口基數令臺州經濟成了“總量的強市,人均的弱市”。2010年臺州人均生產總值4.1萬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79%,人均地方財政收入2800元,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65%。

          人口總量領先不僅導致人均經濟指標落后,也成為臺州各級在社會發展領域投入大量公共財政但收效甚微的直接原因。2009年,全市人均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842元,居全省第10位;每萬人擁有福利院床位22張,居全省第10位;每萬人擁有衛生醫療病床26.9張,居全省第9位。

          社會體制改革滯后加速了社會事業的“短板”。我市積極引入民間資本投入各類社會事業建設,多元的社會事業建設投資形式已初步形成,但社會事業共享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等大多數事業單位的服務水平、質量難以滿足群眾對公共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例如基礎教育資源在不同教育層次和城鄉間配置失衡突出,高中段教育相對重視,而小學和幼兒教育投入較少。城鎮集中大量的教學力量,而農村缺乏優秀教師隊伍。高中段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前期投入較大,化解高中學校債務壓力依然存在,高中段教育和義務教育擇校現象較為突出,優質教育均等化有待進一步推進。創新要素即區域創新體系中流動元素:如技術成果、項目、信息、人才、資金等尚未有效配置。

          想一想:在轉型升級的征途上,我們該如何“補短”?

          在全面建設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會,打造“山海秀麗、富裕和諧”新臺州的征程中,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建設,才能提高社會發展水平,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轉變發展觀念,處理好四大關系。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提高社會發展水平。

          要處理好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的關系。臺州社會發展底子薄,歷史欠賬多,社會發展的任務很重。既要積極進取,主動作為,盡最大努力加快社會建設,提高社會發展水平。又要根據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合理地規劃制定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

          要處理好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的關系。提高社會發展水平,特別是在發展公益性行業上,必須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不斷增強政府對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與此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廣泛動員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共同促進社會發展。

          要處理好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關系。在進一步增加公共財政和引導社會力量投入社會發展的同時,加大社會發展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改革創新力度,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推進社會建設,實現五大改善。要實現學有優教。要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完善校網布局,特別是中心城區的中小學建設和農村校舍改造,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完善農村教師激勵和城鄉教師合理流動政策,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根本,推進素質教育,加快發展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

          要實現勞有所得。要把就業再就業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零就業家庭就業,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不斷提高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的比重,積極實施低收入群眾增收行動計劃和“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要實現病有良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努力促進千人醫生數、護士數和床位數三個指標的提升;逐步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和保障水平,切實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要實現老有贍養。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探索城鎮未就業居民和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建設,穩妥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試點。重點完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實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政策,做到應保盡保、按標施保。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

          要實現住有宜居。優化人居生態環境,深入開展“多城同創”和“清潔家園、和諧鄉村(社區)”活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家園。大力實施“三個三”文化計劃和基層文化覆蓋工程,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創新社會管理,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要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建立政府與民間組織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上的合作伙伴關系,提高供給和服務方式社會化程度,促進社會事業舉辦主體多元化、投資渠道多樣化、建設運營市場化。

          要完善以民生為導向的公共財政制度。從最基本的保障入手,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拓寬資金籌集渠道,為社會事業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撐。一方面,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向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另一方面,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運用各種籌融資手段,逐步推進社會事業向全社會開放,鼓勵和引導民間組織廣泛參與基本公共服務,廣泛籌集社會事業發展資金。

          要改革用人機制。要制訂人才開發、培養、引進規劃和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村、到社會事業等服務崗位去建功立業。同時可以依托職業培訓機構和職業學校建立各種培訓基地,培養造就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同時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盡其才的收入分配機制,使各類人才都能充分展示才智、發揮作用。

          要深化社會事業機構改革,推進社會事業單位分類管理,理清責任,分清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政府歸政府、企業歸企業、社會歸社會”,激發社會事業單位內部機制活力,形成真正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社會事業主體和富有活力、效率的管理運營機制。來源:中國臺州網-臺州日報

      • 47人
      • 0人
      十二五 相關的文章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凡注有“浙江民營企業網”的文章,均為浙江民營企業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2.未注明來源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的文章,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認為文章有可能損害您的利益或知識產權,請與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監網監

      浙ICP備11047537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91|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电影|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国产av福利一区二区三巨| 国产经典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日本丰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好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日本无卡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 欲色aV无码一区二区人妻|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四|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