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價不再“一刀切”隨著市場水漲船高
浙江在線4月18日訊 “每畝菜的保底收購價3000元,在此基礎上,我們會根據市場價格增幅給農民加價,只漲不跌。”時值蔬菜播種季節(jié),臺州市農貿蔬菜市場負責人沈中如帶著技術員再度來到了位于云和縣石塘鎮(zhèn)的千畝蔬菜基地,為當地菜民開展技術指導。
“農民菜種得越好,掙得就越多,我們的效益也會越高。”沈中如笑著說,自從在云和縣建起了這個蔬菜基地,他隔三差五就往村里跑,為農民提供各種服務:“實行動態(tài)保底價,大家的利益就拴在了一起,提高蔬菜質量是當務之急。”
作為一個庫區(qū)鎮(zhèn),石塘鎮(zhèn)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資源,但在過去,農民并沒有很好地利用當地的生態(tài)優(yōu)勢,一直采用傳統(tǒng)農耕散種模式,產量、品質、效益都不高。針對這一現狀,今年,石塘鎮(zhèn)全面整合土地資源,在坪地、葉村坪、高定、黃莊等村打造千畝生態(tài)蔬菜基地,并以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外地客商前來投資建設。
“目前我們已經和四個村的150多戶農戶簽訂了種植合同,種植面積超過400畝。”率先與石塘鎮(zhèn)簽訂合作協(xié)議的沈中如,如今已指導農民在基地里種起了新品種的黃瓜、茄子、辣椒、長豇豆等蔬菜,并與農戶訂立了保護價協(xié)議,確保農戶每畝最低收入不低于3000元,并且這一價格將隨著市場價的波動實時上浮,以激勵農民全面提升種植水平、提高蔬菜品質。
針對農民對前沿農技信息不夠了解的實際,臺州市農貿蔬菜市場還承擔起了良種采購和技術指導的職責,農戶只需負責種植蔬菜,菜種和技術則全都由臺州投資方全權提供,低收入農戶還能獲得化肥補助。
最近剛領到菜種、在臺州農技員指導下種下2畝茄子和辣椒的石塘鎮(zhèn)高定村農民藍營樹告訴記者,往年他家種的都是水稻等傳統(tǒng)農作物,畝產效益不過七八百元,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難。而現在,按照合同條款,在今年年底就能順利摘掉低收入農戶的帽子了。
據石塘鎮(zhèn)負責人介紹,這種“引進外援”的產業(yè)發(fā)展新模式已經獲得了廣大農戶的積極響應,目前蔬菜基地規(guī)模正在不斷擴大,預計三年內可突破千畝,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麗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