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龔喜燕
昨天下午,在義烏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黃志平“亮”出了義烏“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思路。
在省委全會提出的我省今后五年發展的“十大任務”中,有不少與義烏的發展密切相關,如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省級商貿服務業集聚區建設以及浙中城市群建設,都將寫入我省“十二五”規劃建議。“這既是義烏面臨的重大機遇,也是沉甸甸的擔子,必須全力以赴完成好。”黃志平說,對照上級要求和義烏的發展目標,義烏將謀劃一系列大動作。黃志平著重點了八個方面的題,件件都是大事,關乎義烏能否再創新輝煌。
完善市場體系———加快推進義西生產資料市場群建設。義烏建生產資料市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兩天前,義烏已與浙大達成了前期研究和技術、人才支持等方面的合作意向,爭取盡快實現日用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有形和無形市場的“雙輪驅動”。黃志平表示,“必須千方百計破除難關,計劃用3~5年時間建成一期市場,并且要一炮打響,使這個夢想變成現實。”
物流高地———全力推進物流項目建設,打造全國物流節點城市。建設大市場,要有大物流來支撐,這是義烏發展的又一大“利器”。義烏概算投資190億元,用于構建“兩園四專業兩站點一備用”的物流空間格局。目前,國際內陸口岸場站一期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預計年底投用。二期項目也正在加緊實施,建成后可滿足年出口110萬標準箱的作業要求。“十二五”期間,義烏物流建設的藍圖是:圍繞把“義烏港”建設成具有域名和口岸功能的“目的港”、“始發港”的目標,重點加強內陸口岸場站、小商品出口監管中心、鐵路義烏西站監管點、航空物流園區、國際物流中心、公用型保稅倉庫等六大功能區塊的規劃建設。
城市可持續發展———著手實施“雙江湖”開發利用工程。義烏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問題已不容忽視,嚴重制約了后續發展。為此,義烏將高度重視對戰略水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特別要加強義烏江“一堤四湖”的綜合治理。
城市功能———按“缺什么、補什么”的思路,加快步伐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重點在三個方面下工夫:一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合理劃分市場交易區、工業功能區、城市生活區、物流服務區、總部商務區和生態休閑區六大類功能分區;二是加快城市配套設施建設,推進居住、交通、商業、旅游等項目建設;三是著力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建設一批群眾文化設施和高端休閑場所。
城鄉統籌———制訂實施“城鄉一體化義烏標準”。通過設定城鄉居民收入比、社會保障、就業率、商業服務網點、居住環境等十方面的指標,推進城鄉均衡協調發展,爭取為全省、全國提供樣板。同時,繼續推進城鄉新社區和“三園、五區、十帶”三大農業功能區建設。
民生保障———創新社會管理模式,著重在生態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事業、公共服務體系上有新突破,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深化改革———緊抓義烏開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和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的有利時機,全面深化擴權強鎮改革、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國資監管體制改革、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和林權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使義烏發展在深化改革中迸發活力。
產業平臺———啟動五大產業區塊建設,增強產業支撐。重點在破解土地資源制約、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和招商引資等方面下工夫,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